15分钟带你读完一本书·第9期 |《野火集》

2017-08-05 13:20:00      点击:

读书的意义,如同习武: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借助读书,触碰自己内心的软肋和铠甲。

见天地,通过读书,了解世界的边缘和人性的隐秘。

见众生,授业于人,不遗余力地将知识开枝散叶。

你或许曾经被逼着背诵过无数古人遗留下的文字,抑或是迫于考试压力去啃食一本本“艰涩无趣”的名著,但总有一天,如果你不曾放弃阅读,那么你终将会找到自己内心的“兔子洞”。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曾经说过:“读书是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我们新开辟出“15分钟带你读完一本书”这个栏目,希望读者们不仅仅是通过这篇短文积累了几则作文素材,了解了一些趣闻轶事,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小窗子,发现矗立在此生彼岸的、一个更加诗意的世界。

书名:《野火集》

作者: 龙应台

类型: 杂文

关键词: 社会批评;多重身份;多重维度

1984年台湾发生“沙士饮料事件”,回国刚一年多的龙应台在气愤之下,写下《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她以一连串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诘问,热切要大家勇敢且大声说出内心的不满,这犹如一枚火种,在当时政治空气极度沉闷的台湾大地燃起了熊熊野火,在读者中引发了一场轰动。

此后,《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开辟了“野火”专栏,揭露台湾社会的病症: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公民素质的缺失、文化古迹的破坏、环境污染、教育落后……一年以后《野火集》结集成书并出版,在台湾地区刮起一阵龙卷风,被誉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 ◆ 
最渺小,最卑微的人

龙应台提出的议题在当时的社会并不鲜见,在她之前已有很多知识分子曾经关注过、呼吁过。但龙应台对这些议题有着她独到的着眼点:

人,最渺小,最卑微的人的生存。

这些文章中确实流露出龙应台对当时台湾人普遍冷漠自私和麻木心态的焦虑甚至愤恨:

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的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睛假寐。

但她不只是在义正严辞地批判国民性,她更多的是担忧和焦虑,担忧再这样下去而没有人发出声音要改变现状,那么这里将会成为一个无法再居住下去的地方:被污染的环境威胁着居民的生活健康、文化古迹被破坏而失去珍贵的历史遗产、僵化的教育制度让下一代心态畸变……

良好的教育和海外的游历,丝毫没有改变龙应台身上的草根精神和务实的品格,她心中惦念的始终还是她童年时代患难与共的家人和乡邻,她永远只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她关心和焦虑的都是具体而琐碎的。

她的文章是在和她关心着的人们的沟通交流,所以她的文章中没有一句晦涩难懂的理论,也没有专业而艰深的数据概念,只有那些利益遭到侵害的养猪农民、生下无脑婴儿的母亲、被车撞倒却无人问津的衣衫褴褛的行人、被僵化的教育压抑的精神崩溃的高中生……

20年后,在《野火集》20周年纪念版的《难局》一篇的序中,龙应台这样说道:

写完一篇,我就检查一遍,开车的、卖菜的,看不看得懂?是的,‘野火’的每一篇都是媚俗的。

她是在为了这个社会最渺小的个人去看去说去写,恰恰是这些经常被忽略、被遗忘的小小的个人成了龙应台“野火”的出发之处。

李敖曾经评价自己的文章如木材,龙应台的文章如牙签,其实这个比喻很精当,龙应台看中的正是牙签的小,但恰恰因为小小的牙签人人可以手执一份,这些渺小的个人传递着小小的牙签,最后使这把“野火”真正呈现了燎原之势。

从小小的个人出发,这是《野火集》的核心精神之一,在那个政治空气极度紧张的时代,在反对人士都以政权这个庞然大物作为目标的时候,龙应台去保有独到的目光,关注着个人生存中最繁琐但也是最实际的问题。

这正是龙应台品质中最为可贵、最为闪光之处,也是她深得民心的关键所在。

◆ ◆ 
“野火”中的立人观

在《美国不是我们的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做大人物,总可以做一个有一点用的小人物吧?一个渺小的个人,如你如我,还是可以发光发热。过程会很困难,没错;有些人会被牺牲,没错。

可是,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这些都造成我的失败,可是你知道吗?这些还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气’的人太少。”

其实在《野火集》的大多数篇章中——不论是关于社会公害问题,还是关于教育问题,抑或是关于文化传统,我们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话语和语气,这正是龙应台试图通过她的笔去做的一件事:树立起公民的个人意

在西方受到自由主义熏陶的龙应台对自由与人权势必有着更深切的渴望。但是对于如何争取这些权利,龙应台比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考显然更为低调务实,她并不将改变现状的希望全盘寄托于政府的改良或政党的更迭,也不苦口婆心地宣传自己的理论,她真正在意的是个人的觉醒。

《难局》一文中,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体制侵害了个人利益的实现时该如何面对:

“盲目地遵从是最低级的愚蠢,寻求改革途径,时间拖得太久,人生有多少日子?人生在世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改革。所以对付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的抵制。”

这样直白的声音无疑如一根点燃的火柴,在旧受压抑之苦的市民心中燃起希望的火光,让“明哲保身”而冷漠处事的人发现了感动,使历来忍让沉默的人受到激励。正如在《野火现象》中所说:“对‘野火‘的狂热反响或许也就传达了这么一个简单但迫切、坚决的讯息:我们不要蒙眼布!让子女、学生、人民,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头脑去想。”

以“人”作为一个出发的圆心,发散性的谈论了千言万语之后,终又回归到人的个体建树,这就是《野火集》的基本思想构架。

  1. 局限批判 守望精魂(一些批判性的思考)

文以载道,《野火集》显示出作者思想的光辉,但也不免暴露出一些瑕疵与局限,龙应台文章的本质是寄希望于民众的,虽立意烧掉旧框架,但她并没有也不希望以革命激进的手段改造变革这个社会,而是想以温和改良的渐进手段改变现实,她认为,依靠民众自觉负责理性的行为来感化这个政府,就能实现自己所构想的“世外桃源”的新社会。

同时,在美国学习生活了近十年的龙应台,思考问题时不免烙上美式标签,秉承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以西式的人文方式要求改变现存的社会模式,但又不敢直指其不合理的根源所在,于是字里行间尽管是斥责声朗朗,但终究是温和与暧昧并存。

在重读龙应台先生的《野火集》时,想起一则老旧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文章”,不禁感到有些悲哀,套用陈丹青先生讲的话:“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判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的铲除了。”我们依然希望,野火能在黑夜中燃烧且越烧越旺

  1.  “鲁迅第二”?“女鲁迅”?

自从《野火集》横空出世,便有人将龙应台称作“鲁迅第二”“女鲁迅”等一

类满是噱头的名号,其实读着龙应台杂文的我们也在潜意识里将他们两者做着比较,他们的文风,他们的议题,他们的愤怒,他们的思想都成了比较的对象。其实他们代表的是国民性批判的一类作家,这样的人还有许多或者说做这样的事情的人还有许多,只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所做之事却有着高度相似性,就是给社会给国民给政府治病,因此我个人十分不赞同给予龙应台这样的称号。      

鲁迅,龙应台,柏杨,韩寒,蒋方舟……每个时代都不缺乏这样的想要力挽狂澜的英雄们,或历经事故,或年轻气盛,他们好似秘密地传承某种精神气质,在时空的变换中抵掌相约,连成一座绵延不绝的长城。借用阿城的一句话:“鲁迅永远是先生”,没有人是鲁迅第二,鲁迅也不可能被模仿,龙应台也不是谁的第二,她一直都只是龙应台。

附:摘自蒋方舟《我承认不曾历经沧桑》中的一段话:

自己的文章还是以批判为主。批判的对象,则是微博上那个水深火热的社会,新闻里耸人听闻的中国,口口相传的那个恐怖的怪兽。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让我只能去想象自己的敌人。

作为批判者的写作者,我陷入了鲁迅那种尴尬的英勇的姿势之中,一方面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另一方面,攻击的对象却缥缈虚妄,自己陷入鬼打墙一样的“无物之阵”。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