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什么的你们都懂,可为什么还是得了拖延症?

2017-08-03 18:24:24      点击:

前几天收到健身房打来的电话,问我要不要续卡,我猛地一惊:我健身卡已经过期了?我不是才去了不到5次吗?我半年内就只去了那么几次?

而那一刻的我正坐在图书馆里赶着DDL是当晚的课程论文。

曾经信誓旦旦:办了健身卡就要好好锻炼,达成减肥大计。可是去了一两次后,下一次踏入健身房的时间却被我一推再推:这两天实习比较忙,周末去吧;到了周末,发现又有一篇文章要写,于是顺利成章地告诉自己下周再去;然而下周伊始,才想起我是不是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饮食亦如此,买了果蔬料理机,下了教做低热量简餐的APP,却一直还未真正吃到过自己动手做的第一份健身餐。在减肥这条路上,我们拖拉成性,收效甚微。

为什么老拿减肥说事,因为减肥和戒烟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我们已经口头上完成好多次了。

实际上我们一拖再拖,拖到负罪感爆棚最后索性放弃。

◆  ◆  ◆

我们为什么拖延?形成拖延的N宗罪

《有什么能力,比智商、情商和家庭背景更重要?》一文中,我们已经明确提出了自制力的概念,还有如何培养自制力的问题。

这一次我们不仅希望大家知道自制力,更重要的是将想法转化为执行力迈出终结拖延的第一步!但是要做到,首先你得知道形成拖延的N宗罪。

◆ 第一宗罪 漫无目的

我们揶揄减肥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并非是自愿减肥的,而是在这个已经到来的夏季被迫减肥的。

大家不妨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减肥,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

去年买的裙子被亲妈吐槽已经穿不下了,减肥。

多年没见的朋友刚见到我,一开口泪就流下来了:“你胖了”。

我周围的人都在减肥,好吧那我也减。

妹子表示已经买不到我穿的尺码了,和我上街被嫌弃。

总之,真正自己想清楚为什么要减肥,为什么现在减肥很必要的没几个。所以你就没把减肥真正当回事,怎么指望得了自己会去执行呢?

这就是第一种情景上的漫无目的,你就根本没想明白。

当然还有第二种情景上的漫无目的,因为有些事的执行根本不需要考虑意义,比如工作上的项目完结,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那为什么我们还会发出DDL是第一生产力的哀嚎?非要拖延到截止日期才最终熬着夜,喝着红牛,黑着眼圈做完。这种漫无目的体现在做事情的时候无法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举个例子就是写着论文查着资料,腾讯网的花边新闻跳出来,顺手就点进去看了。然后……然后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催促你转移阵地到校外的咖啡馆,然后在咖啡馆你继续了如上行为。

◆ 第二宗罪 理由无数

“晚上可能要写文写到很晚,要不中午点个超值午餐犒劳一下自己。”这可能是我最近中午吃饭的几百次抗争中的最多的一种理由,而这几百次抗争中输多胜少可能是减肥计划屡次拖延的罪魁祸首。

其实很多拖延都是在无数次内心的挣扎中完成的,这也就揭示了拖延症患者为何在良心上受到极大的不安感。

其他诸如拖延理由中比较常见且致命的是突然插入的事件,“先弄下这个,这个应该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这条理由体现出几方面的问题:

对事情的规模和处理事情的时间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对自身处理事情的优先级没有清晰的把握。

对自身处理事情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认知,且对主要事情的完成程度的影响缺乏估计。

之后我们会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操作原则。

◆ 第三宗罪 自暴自弃

之前我们提到过,在拖延症中,患者往往会在意识到“我快做不完了”,“我怎么又开始拖延了”这样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负罪感和压力。安全感比较低,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受骗的压力等得不到缓解,任务越多.注意力容易分散就越容易拖拉,拖拉后又会产生压力,这样陷人恶性循环中。

这种负罪感和压力是会累计的,而在最后一次挣扎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了自暴自弃的结局。

◆  ◆  ◆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更容易拖延?

◆ 人格根源

 大五类人格与拖延症

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及责任心与拖延相关,其中责任心更是特质拖延的根源。

①拖延与神经质和严谨性有关.严谨性较低的个体。缺少胜任感,做事缺乏条理性,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应较低,从而产生拖延。

②拖延与责任感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内向性格与拖延呈正相关的关系。

③神经质分值越高的人情绪控制性差,面对任务和压力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会采用尽量向后拖延任务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神经质分值越低的人虽然情绪稳定,但缺乏时间的紧迫感,也容易拖拖拉拉的。

◇ 完美主义者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行为,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过高,他们不愿意急急忙忙地开始,一定要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才开始工作,如果要求过高,不太切合实际,那么害怕自己不能完成会产生焦虑,便会拖延。

◇ 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低估自己对任务的胜任力。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会频频体验到焦虑和无助,进而一再地推迟任务开始的时间。部分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由于缺乏自信,太过于注重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行为结果,常常感到焦虑,自尊心又特别强,拖延的方式就成为他们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维护自尊心的小锦囊。

◆  ◆  ◆  

做个计划,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实际上,克服拖延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但是盲目行动会造成目标定的过大或过小,造成失落感或者无法触发报偿机制,从而缺乏完成计划的成就感,最终造成要么自暴自弃,要么找各种理由搪塞敷衍推迟计划实行,最终导致计划流产。

第一步骤:“先定一个小目标,打算挣一个亿。”

首先,你得想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个目标,以及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你愿意付出多少。

还是以减肥为例,一个合格的关于目标的自我回答是我减肥是为了让身体更有线条感,为了让我在同其他男性同胞竞争配偶时更有吸引力,为了减少自身负重,缓解身体负担,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等等。

甚至前面提到的为了穿一条喜欢的漂亮裙子都是可行的,只要你不是因为迫于别人的评论压力,或是仅凭三分钟热度不假思索而做出的决定。

(你需要多久完成计划,标注出来吧)

这些期望会帮助你构建实现计划的源动力。一般来说目标的目的性越明确,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说明你对自己的决心越了解。

而当你有了源动力之后,你就得想想定个小目标了。王健林说的这句话虽然被大家各种吐槽,但是总的来说表达的思想和方法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是:目标的细化以及目标制定的可操作性。

一方面,这是一个将大目标细化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完成某个目标需要达成具体的几个小目标或者是划分成日常的行为,而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这些小目标是否有优先级的先后顺序。

(不同的优先级可以用不同的色度进行识别)

第二步骤:拖延,拖的是时间。

所谓拖延症,最终拖的还是时间。如果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目标,依旧算不得一个好计划。如何在预定期限内合理的分配时间,或者是日常执行中如何合理分配有效的时间,增强时间管理能力是大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每一个日常事件在做计划时都要安排时间区间)

在这里限定时间区域,专时专用是达成时间管理的关键,以及我们之前在别的文中提到的拒绝插入事件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排除杂音进行时间安排,市面上一些时间管理软件的定时提醒功能也能成为我们控制时间长度的利器。

第三步骤:不检查完成成果,等于没做计划

这一步是做计划最核心的步骤,很多人抱着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心态而不做计划也是因为对这部分缺乏正确而有效的理解。

当然更多的人是因为自己是个空想党,计划根本不落笔,甚至计划随便找张纸就记下了,那么计划的实行力度自然也就和纸一样薄了。

(完成一项就勾一项,备注栏可以写反思和计划的调整,甚至今天没完成也可以记一笔哦)

特别是在计划实行的前几天,对于日常计划的检验与反思尤为重要。因为对实行计划的难度和个人自身能力的理解有问题,计划实行的前5天一般作为计划的试运行期。在此期间,计划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